2023,12 月2 星期六
15.8 C
Taipei

生產力局舉辦「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高峰會2023」

匯聚全球學術界領袖及行業翹楚分享及展示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發展趨勢和落地應用案例

香港2023年11月21日 /美通社/ — 為充分釋放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在工業及其他產業的應用和發展潛力,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香港生產力促進局 · 智能製造(生產力局 · 智能製造)牽頭與業界舉辦「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高峰會2023」(高峰會),匯聚一眾頂尖院士、專家和知名龍頭企業精英,分享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最新發展趨勢、使用場景和成功落地應用案例,推動香港新型工業化,建設新質生產力。高峰會亦聚焦多個熱門領域,包括智能製造、醫療機器人、大型語言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洞悉機遇與挑戰,共同推進科技發展趨勢。


生產力局主席陳祖恒議員於「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高峰會2023」上致歡迎辭,表示希望借是次高峰會進一步促進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的發展及在各行各業的應用,幫助企業優化業務及生產流程、提升效率、降低成本,驅動香港成為「國際人工智能及數據產業發展樞紐」。

高峰會邀請到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親臨主禮,與生產力局主席陳祖恒議員及生產力局總裁畢堅文先生,聯同一眾專家講者,為高峰會揭開序幕。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致開幕辭時表示:「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的快速發展正全方位為世界帶來深刻改變,影響到世界各地每一個行業、每一個人,大灣區在過去這些年在應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方面亦迅速發展。人工智能與數據產業是特區政府的重要發展方向,為此《施政報告》提出多項相關具體措施,包括明年成立『數字政策辦公室』;推出更多便民利商的數字政府及智慧城市『百項方案』;分階段設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以及第三個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聚焦先進製造、材料、能源和可持續發展。特區政府會繼續透過不同渠道,與全社會合作,做到政產學研全方位構建香港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的新高地。」

生產力局主席陳祖恒議員致歡迎辭時表示:「生產力局多年來積極推動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的應用,多項相關研發成果成功協助企業升級轉型,涵蓋不同行業,致力將創新科技應用於衣食住行,便民利商,提升市民幸福感。而生產力局在香港科學園建立的香港工業人工智能及機械人研發中心(FLAIR),是香港特區政府重點發展的世界級創新平台AIR@InnoHK所設立的研發機構之一,專注發展工業人工智能和機械人技術及商品化。希望借是次高峰會,進一步促進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的發展及在各行各業的應用,幫助企業優化業務及生產流程、提升效率、降低成本,驅動香港成為『國際人工智能及數據產業發展樞紐』;並加強與大灣區的合作,共同推動產業的創新和升級轉型,協助企業把握香港、大灣區其他城市及國家發展的機遇。」

最近,生產力局利用工業人工智能技術助力新型工業化,爲業界建立了眾多的成功案例。生產力局開發的技術方案,協助企業實現產品質量智能檢測、柔性生產、人機協同、質量分析預測等。而FLAIR研發的「智能故障診斷預測系統」,利用人工智能、邊緣計算、工業物聯網,分析自動門、電梯和其他工業設備的當前狀態,預測故障發生,並利用深度學習預測設備剩餘壽命,减少工業設備因意外停機帶來的損失;更為物流業界研製世界第一套基於人工智能及流程挖掘技術的瓶頸分析及預測系統,提升作業表現。這些創新技術形成新質生產力,並大量應用在工業現場,更榮獲包括「百大科技研發獎」、TechConnect 等多個國際殊榮。

此外,生產力局的創新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方案更應用於建造業、公共衛生及保安、餐飲等行業,助力建設智慧香港。

今年的高峰會雲集來自海外、內地及其他大灣區城市的產學研夥伴,邀請到包括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長倪明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丁漢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耀南教授等學術界權威;騰訊首席科學家張正友博士與百度、輝達、工業富聯、西門子、星紀魅族等知名企業的產業界翹楚;以及InnoHK及中科院深圳先進研究院等研發機構的專家,並舉行多場主題演講及圓桌論壇,涵蓋智能製造、醫療機器人、大型語言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等主題,與現場及線上近千位業內人士分享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的最新發展趨勢和成功落地應用案例。主題演講及圓桌論壇更積極為香港發展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出謀獻策,探討如何達致龍頭企業與初創企業的融合共生,共同促進及完善香港創科生態,發展新興產業及未來產業。

同時,為驅動香港成為「國際人工智能及數據產業發展樞紐」,今年的高峰會為與會者提供交流及展示的平台,邀請到八間專業機構及公司到場展示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的創新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藉此加強業界和專業人士交流,建立商業聯繫,促進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的發展及在各行各業的應用,協助企業把握香港、大灣區其他城市及國家的發展機遇。

關於生產力局 · 智能製造
智能製造是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局)八大發展重點之一。為協助港資企業為其在內地及香港的生產線升級轉型,發展高增值產業及產業鏈,生產力局 · 智能製造運用工業物聯網、人工智能和數據分析等嶄新技術,助力先進製造業創優增值,支援企業邁向可持續發展的智能製造,發揮「香港製造」的品牌優勢。生產力局 · 智能製造設立智能穿戴及鐘錶科技中心,提供智能製造顧問服務及技術支援;並設有先進材料及智能製造中心,提供涵蓋材料科學、工藝技術、自動化及人工智能的全面技術支援。生產力局 · 智能製造透過提供全方位技術支援、專家顧問團隊意見及人員培訓,協助傳統及新興產業邁向可持續發展的智能製造,實現高質量發展。   

如欲瞭解更多詳情,請瀏覽生產力局 · 智能製造網頁:https://u.hkpc.org/HKPC-SmartManufacturingTC

關於香港生產力促進局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局)是於1967年成立的法定機構,致力以世界級的先進技術和創新服務,驅動香港企業提升卓越生產力。生產力局作為工業4.0和企業4.0促進者,致力加速香港新型工業化發展,全面促進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及智慧城市;並提供全方位的創新方案,以提升企業生產力和業務效率、減省營運成本,令企業在本地和海外市場中保持競爭優勢。生產力局積極與本地工商界及世界級研發機構合作,開發應用技術方案,為產業創優增值。透過產品創新和技術轉移,成功讓研發成果商品化,製造商機。多年來,生產力局的世界級研發成果獲得廣泛肯定,屢獲本地及海外獎項殊榮。 

生產力局亦致力為中小企和初創企業提供即時和適切的支援,並提供各類未來技能發展課程,讓企業及學界掌握最新數碼及創科教育技術,以加強人才培訓,提升香港競爭力。如欲瞭解更多詳情,請瀏覽生產力局網頁:www.hkpc.org

你可能也想看

Ascend 達致溫室氣體減排里程碑

休斯頓2023年12月1日 /美通社/ -- Ascend Performance Materials...

新加坡辦事處將會加強QIC在亞洲的合作伙伴關系

新加坡2023年12月1日 /美通社/ -- 昆士蘭投資公司(QIC)擴展國際業務,建立了新的新加坡辦事處,支持加強對亞洲機構投資者的關注。 ...

金沙中國團隊成員與澳門扶輪社會員為潔世製作逾27,000個福袋

公司透過項目十年來合共轉化逾300噸酒店用品為再生資源 澳門2023年12月1日 /美通社/ -- 金沙中國有限公司與本澳社區團體的義工於12月1日在澳門威尼斯人®攜手為社會企業潔世(Clean the World)製作逾27,000個福袋,連續十年舉辦此項志願活動,向弱勢社群送上個人衛生用品。 ...

金沙中國團隊成員與澳門扶輪社會員為潔世製作逾27,000個福袋

公司透過項目十年來合共轉化逾300噸酒店用品為再生資源 澳門2023年12月1日 /美通社/ -- 金沙中國有限公司與本澳社區團體的義工於12月1日在澳門威尼斯人®攜手為社會企業潔世(Clean the World)製作逾27,000個福袋,連續十年舉辦此項志願活動,向弱勢社群送上個人衛生用品。 ...

熱門新聞

保經新勢力攀越高峰 業績逆勢成長300%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2022年壽險業保費收入2兆3344億元,較前年衰退近2成,創10年新低,成軍4年的呈祥保經業績卻逆勢成長3倍,異軍突起。總裁胡志誠分享治軍祕訣,指呈祥為同仁提供很好的創業平台,更重視專業素養,堅守從業人員規範,進而能提供符合國人需求的優質保險規畫,博得信任。 呈祥保經4周年前夕在高雄萬豪酒店舉辦呈祥盃暨高峰競賽頒獎典禮及春酒晚宴,席開百桌與全台12事業部逾千人同樂,另表揚績優人員,將「舞台」留給共同打拚的事業夥伴,也斥資數百萬獎勵績優者入住日本京都琵琶湖溫泉飯店及環球影城五星飯店,體驗尊榮。 呈祥保經於2019年5月創立,半年內成立7個事業部,首年佣金突破1億,近3年無畏疫情及政經情勢夾擊,營收一步跳升至3億多,團隊逾千人,戰力可觀。 「去年壽險業慘澹,呈祥仍逆勢成長」,總裁胡志誠在年會以攀登聖母峰的心情勉勵夥伴一步一腳印,堅定前行,厚德載物,穩紮穩打。 他說,論資歷,呈祥仍在幼兒園階段,但最大特色是培訓素人且自創各職級教材,堅持複製而不控制,訓練是最高的投資報酬率,「因為舞台是為傑出員工而設,不是經營者」;「品牌是由內而外,領導就要帶頭服務,我若不能感動員工,他們就無法感動客戶」。 為彰顯核心價值及願景,胡志誠提2個5年計畫,6個品牌建立步驟,誓建立優質保經文化。一路走來他懷抱使命用心經營,創造差異化,強調病態及投機絕不是呈祥選項,只有獲得同仁、客戶及保險公司的信任與認同,才能受人敬重。 ▲胡志誠總裁及黃奕綱副董與各事業部領導人一同感謝各大保險公司與會、支持與愛護。(圖/呈祥保經提供) 以專業為首務的呈祥保經吸聚不少青年世代,副董事長黃奕綱即是典範,他24歲由廣告業轉戰壽險業,3年晉升通訊處經理,創下紀錄,2019年與胡志誠共同創設呈祥保經,如今是接班首選,並開啟呈祥傳賢計劃,奠立專業治理、永續經營的模式。 呈祥創始之初僅140人,現擴增至近1,300人,成長10倍,以25歲到30歲青年世代居多。內部不斷精進系統化訓練,導入AI優化作業。黃奕綱說,呈祥搭建一個優質的創業平台,以專業、專注、利他為事業拓展心法,激勵大家從個人卓越邁向組織卓越,精實壯大,實現創業夢想。 ▲邀請創作歌手蕭秉治表演。(圖/呈祥保經提供)

2023營養師節 35位營養師快閃新竹

新竹振道/記者 萬世璉/新竹報導 2/22號是營養師節,新竹市營養師公會邀集35位營養師在新竹火車站前進行快閃活動,身穿粉紅色上衣的營養師們,以我的餐盤-6口訣編排舞蹈動作,希望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宣導民眾健康飲食。 民眾一般到醫院就診的前後,都需要和營養師配合飲食調整,透過營養師節的快閃,也是讓大家認識「營養師」這角色的重要性。 當天活動以「食健康 食營養 營養師予你身體更佳勇」為主題,利用簡單易懂的口訣快閃新竹市區。

最愛老牌手搖飲店 網友選這家!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是手搖飲王國,品牌超過數百家,光飲料店門市就有近三萬家,比便利商店還多,有網友在Dcard發文詢問,最愛的屹立不搖老牌手搖有哪些?網友票選出最喜歡的還是CP值超高、創立三十年的南霸天「茶之魔手」! 網友發文表示,「一堆沒聽過的手搖一家家開,明明手搖店已經夠多了,新開的還是不少,而且價格真的一間比一間高,想到國小時候雞排+珍奶只要五十元就想哭…但話說回來,撇開新開的飲料店,還是有很多老牌飲料店老神在在,想知道各位有沒有偏愛的老牌飲料店咧?」 網友票選出最喜歡的老牌手搖飲店,是創立三十年的南霸天「茶之魔手」。(翻攝自網路) 文章引來近百位網友回覆,其中50嵐、清心、迷客夏都有不少擁護者,但被推薦最多的則是茶之魔手,雖然前陣子抵不過成本上升壓力,取消多年的凍漲政策微調五元,一度讓消費者傳出不滿聲浪,但價格比起其他品牌還是便宜許多,許多北部網友更敲碗寫道「拜託茶魔來北部開店,台北人快窮死了」、「茶之魔手超在,去年還整個凍漲真的服」、「羨慕中南部的人多了茶魔可以選,省下不少飲料費」、「真的要選一家的話,茶魔的茶是喝過最解渴不膩的」、「魔手價格控到現在真的還是非常實惠」。 「茶之魔手」是台灣第二大、擁有五百間門市的手搖飲品牌,在南部飲料市場更擁有廣大鐵粉,在台南的分店密集度更有如超商!而從去年財政部統計資料來看,全國飲料店數創下歷史新高,達二點二萬家店,但品牌的汰換速度也相當快,許多爆紅的手搖飲店可能瞬間就退燒,或是讓加盟主血本無歸,消費者在有眾多選擇之下,手搖品牌的生存難度也同步增加。

遏阻妨害綠能產業 嘉縣市府與檢調跨域合作打擊不法

記者蔡佳坊/嘉義報導 嘉義縣地檢署、嘉義縣政府及嘉義市政府24日跨域合作,舉辦「打擊妨害綠能產業發展聯繫平台」會議,由嘉縣府、嘉市府及台灣電力公司針對綠能產業現況發表專題報告,並透過與檢調單位合作,遏阻不法人士對綠能產業廠商施壓或進行犯罪行為。 啟動儀式由嘉義縣長翁章梁、嘉義市副市長陳淑慧、臺灣高等檢察署檢察長張斗輝、法務部廉政署署長莊榮松、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長張曉雯、法務部政風小組參事林嚞慧、台電公司嘉義區營業處處長許墩貴主持。聯繫平台啟用後,一旦發現公務員、民意代表或黑道份子勒索廠商,將立刻進行不法行為通報,有效縮短處理時間。 翁章梁說,綠能產業發展是國家重大政策,為了在2025年完成20GW的目標,有許多廠商投入發展。因全球多個品牌簽署RE100,公開承諾「在2050年前達成100%使用再生能源」,使綠能產業不只是能源轉型,更牽涉到維持全球秩序。在龐大產業背後已有不少人虎視眈眈,想要從中不法獲利,為此地方政府與檢警調單位合作,希望能阻止犯罪行為發生,讓綠能產業順利發展。 廉政署長莊榮松表示,嘉義地區是發展綠能產業的重要區域,為了讓綠能產業可以安心、安全的永續發展,政府與檢調單位需要合作,成為廠商們的堅強後盾,排除發展過程間遇到的障礙。 嘉義縣綠能產業的三大推動方向為「綠能屋頂全民參與計畫」、「產業園區擴大設置太陽光電」、「畜農漁電共生」。綠能屋頂全民參與計畫擴大屋頂型設置量、發展農漁電共生,促進產業升級,將114年1.2GW備案容量目標量調整至1.5GW。因應未來綠電需求遞增、全球再生能源倡議的RE100,嘉縣府將積極輔導綠能發展,強化綠能與在地產業連結,帶動綠能自給自足的能源轉型。 政風處長郭建毅指出,聯繫平台啟動後,將邀請嘉義縣綠能產業廠商參與「企業誠信論壇」,辦理「圖利與便民」講座,透過系列活動使行政過程更透明,綠電廠商與公部門交流時,可諮詢合法處理方式,不需擔心機關承辦案件時產生圖利問題。

黃敏惠率主管參訪新港 學習「社會處方籤」推動市政建設

記者蔡佳坊/嘉市報導 嘉義市長黃敏惠7日率一級主管前往嘉義縣新港鄉,除拜訪新港奉天宮之外,並與新港文教基金會創辦人陳錦煌等人座談,了解基金會這幾年來推動地方創生、青年返鄉、健康社區及社會處方籤等經驗,一行收穫滿滿,期許作為嘉義市未來政策推動的參考。 黃敏惠表示,新港文教基金會在歷任董事長的帶領下,在新港鄉推動許多有意義的工作,不管是在教育、文化、社區營造各方面,都有亮眼的表現,建立社區自主永續經營機制,因此也獲得了文化部社區營造獎的殊榮,可說是地方創生的典範。新港文教基金會作為台灣社區營造的先驅,帶動各地社區用自己的力量來改變未來。而陳錦煌醫師也以在地的熱忱,長年推動公共事務,關心社會上弱勢族群並給予協助,充分展現醫者仁心之風範,相當不容易。 ▲嘉義市政府一行參觀新港培桂堂。(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黃敏惠指出,此次參訪行程非常有意義,藉這次參訪機會,將彼此社造經驗互相交流,期待未來有更多合作帶動嘉義地區發展。而新港素園長照據點不僅結合志工、新住民、慢飛天使以及長者等,建立彼此連結,成為共榮社區服務據點,嘉義市目標是要成為一個健康老化、活耀老化的城市,藉由汲取成功經驗融入施政,才能讓嘉義市不斷突破再創新。市府團隊在今年有許多新的局處長加入,同時十大旗艦計畫的推動需放眼大嘉義地區的布局,不管是軌道路網的串聯、全齡的照顧和人才的磁吸等,都可以藉由新港經驗,給嘉義市更多的啟發。 陳錦煌除了分享新港文教基金會推動社會處方籤成功案例,還提及高鐵一日生活圈對於大嘉義的影響甚鉅,以及面對高齡化和少子化帶來的社會衝擊,需提前布局因應。他表示,社會處方籤的概念來自於英國,是一種非醫療的介入,需要連結社區的資源,共同解決社會問題。像是新港文教基金會這幾年透過「新港素園」成為長照據點,結合志工、新住民、外籍移工及社區的照顧力量,提供失智長輩一個能與社區連結並延緩失智及失能,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